課後測驗
題目
1. 下列對改寫(paraphrasing)的寫作技巧,何者有誤?
(1) 使用時機為:文章意義的重現與內涵重申,或者整合多筆文章內容於同一段落。
(2) 保留原文作者觀點,並適時加上引用者自身看法,重新表達資料。
(3) 改寫後的文字長度和原文相差甚多。
(4) 是一種「換句話說」概念,改以其他文字與說法,傳達原文的精神。
2. 下列對摘寫(summarizing)的寫作技巧,何者有誤?
(1) 使用時機為:縮減較長的文字段落,例如一整個章節或者一整本書。
(2) 摘寫後的文章長度較原文長,會用更多文句來詮釋原文。
(3) 摘寫後長度較原文精簡。
(4) 像是一種「一言以蔽之」的概念,用少量的文字,傳達原文大量的內容。
3. 小光這學期需要繳交很多份期末作業,為了趕在繳交期限前完成,小光以參考為由,向學長借了歷年的作業當做範本。然而,因為時間有限,小光來不及做適度的改寫,便直接將學長提供的歷年作業,一字不漏地複製並貼於自己的報告中,最後終於如期完成所有的作業。請問小光的行為,屬於以下何種不當研究行為?
(1) 資料蒐集程序不當
(2) 造假/變造研究數據
(3) 剽竊/抄襲
(4) 重複發表/出版研究成果、申請計畫
4. 小光所就讀的研究所規定,研究生在畢業前必須發表至少一篇期刊論文。但是,小光在趕碩士論文之虞,實在是無暇另外撰寫一篇期刊論文,故他上研究生常用的線上論壇並徵求協助,希望找到正在撰寫期刊論文的研究生可以借他掛名為第二作者。小光的行為,已涉及何種不當研究行為?
(1) 資料蒐集程序不當
(2) 造假/變造研究數據
(3) 不當作者掛名
(4) 重複發表/出版研究成果、申請計畫
5. 小光所就讀的研究所規定,研究生在畢業前必須發表至少一篇期刊論文。在小光完成期刊論文後,他發現距離畢業的時間在即,他不確定自己的作品在畢業前是否可以如期被期刊所刊登,因此他決定將該篇論文一次投稿到三本期刊,以期增加獲刊登的機會;他也告訴自己,一旦該篇論文被重複接受,他也會選擇撤掉其他的投稿,只留其中一本期刊做刊登。小光的行為,是否涉及不當研究行為?
(1) 否,因為他最終只會選擇一處刊登,所以行為合理。
(2) 否,因為一稿多投可以增加論文的曝光率,是學術研究界普遍的行為。
(3) 是,小光將同篇論文同時投稿至多本期刊的作法並沒有錯,但他若同時被多個期刊接受卻又撤稿,這是浪費資源的行為,應該全數接受刊登才是合理的作法。
(4) 是,即使小光最終只會選擇一處刊登,但他將同篇論文同時投稿至多本期刊的行為,即是重複發表,違反研究倫理。